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中国的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环保低碳要求。如何...
当前,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产品碳足迹纳入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要求,对中国的供应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环保低碳要求。如何与时俱进地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加强产品生产全过程低碳化,值得研究。
产品碳足迹,是指一种产品从原材料加工、运输、生产到出厂销售等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总和。广义的碳足迹理念可以拓展到生活和服务领域,比如日常上班是开车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差是选择飞机还是火车,不同的交通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碳排放量;举办一次大型会议或展览,从场地布置到撤展清场,所有参与者的行为活动都对碳排放量产生影响。“足迹”二字,生动体现了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审视的理念,也是新形势下节能降碳工作向全过程管理和全流程覆盖进行拓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此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对建立符合国情实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做出部署。
从消费者角度看,人们日益倾向于选择节能、低碳、环保的产品和服务,碳足迹所展现的清晰直观的碳排放数据,将有助于消费者做出科学选择。借由消费端的引导,可以将绿色低碳需求传导至生产端,形成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有助于企业深入挖掘节能降碳潜力,对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加强出口产品碳足迹管理,也是更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战略选择。2023年以来,欧盟加快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要求来自他国的部分产品承担与本土企业相同的碳减排成本,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中国企业来说,产品的“绿色”含量将直接影响其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强出口产品碳足迹管理,推动碳足迹国际衔接与互认,是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变化的主动选择。
相较于发达经济体,我国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起步较晚,目前存在着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不健全、方法标准不完善、背景数据库不完备等问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也有待提升。未来,对于相关产品的研发,要选择绿色环保的原材料,也要使用高能效的设备和低碳排放的燃料,并有效运用CCUS等技术,对加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进行有效处理。按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积极采用各类节能降碳技术,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节能降碳改造,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同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既要准确测量、记录生产某产品的原材料、能源、水等资源消耗,也要科学计算运输、销售等过程中的碳排放,按照国际认可的方法计算产品碳足迹。积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新要求,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为碳足迹管理奠定数据基础。加强供应链碳排放管理,让供应链上的每家企业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自觉做到节能降耗、减少碳排放,从而推动制造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